红色旅游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和常态化的重要形式。爱国主义教育本质是教育,红色旅游的首要功能是教育。发展红色旅游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依托红色旅游可以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长期性
旅游活动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旅游行业要全面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在旅游活动中深入挖掘、展示各类旅游资源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旅游者心中牢牢扎根,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新时代的奋斗实践
红色旅游寓教于游,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动课堂,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形式,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具备坚定思想政治根基和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通过4个方面共10项任务全面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以自然为基础的哲学理念,其中“格物”和“天人合一”等思想均与自然有关,可见,重视生态的理念古已有之。如今,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生态系统和资源保护是当下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以红色铸魂是党和国家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因密码,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
回望革命岁月,琼崖革命根据地军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了长达23年的武装斗争,创造了孤岛奋战、红旗不倒的成功范例。如今,面向新征程,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用好红色资源,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革命纪念馆的重要责任、光荣使命。
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是一个意蕴深刻、意义重大的实践课题,集政治分量、学术含量、实践力量、精神能量于一体,直接关乎红色基因代代相承、红色教育理直气壮、红色传人健康成长。
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传承优秀红色基因,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改善高校思想教育环境,红色文化渗透需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了解红色文化在现代化思想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先进文化形态。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演绎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红色文化贯穿于现代上海的发展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