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清华附中广华学校那场宣讲,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注意力很集中。他们的眼神清澈又真挚,给了我特别多的正向反馈,让我觉得红色故事宣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国防科技大学校史馆讲解员李阳说。
“去年,我去探望了韩德彩将军,当时老将军的精神非常好。没想到今年4月,老将军就离开了我们。老将军多次跟我们强调,要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无愧于在党旗下的宣誓,无愧于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所有共产党员的殷切嘱托。”辽宁省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郎晓彤回忆起采访抗美援朝老将军韩德彩的经历时红了眼眶。她说:“跟老将军交谈的时候,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着我。”
“第三次采访的时候,韩光莹告诉我,他的爷爷曾说,‘我命大,吃了颗花生米儿,肠子都出来了也没死。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我们不怕死!’讲到这件事的时候,韩光莹红了眼眶。”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讲解员张亚君回忆起采访《号角》主人公——韩光莹一家的经历时说,“我被深深打动,便把这个故事放到了宣讲稿里,用信阳方言讲给观众听。”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身为福建人,看到宁夏闽宁镇从过去的一碗粮食半碗沙,到如今的葡萄千亩、菌草千顷,从生态移民到生态富民,我十分自豪,想同更多人分享这一曲‘山海情’。”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组织的“致敬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中,来自福建省将乐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余程瑶讲述了闽宁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变化。
“《党徽大叔》讲述的是我们新疆普通老百姓的故事,这是真心换真情的民族情谊。‘党徽大叔’就是我们普通新疆人的代表,他真挚、淳朴、热情,信仰红色、热爱家乡。在他们心目中,巡边护边是使命,更是责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文博院讲解员刘燕动情地说。
“我长大以后也想成为援外医疗队的一员,去救助其他国家的病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的宣讲结束后,五年级学生马唯恬对江苏省杨根思烈士陵园讲解员申易讲述的故事《大爱,没有国界》印象深刻。马唯恬说,这是她第一次了解援外医疗队这个群体,听完这个故事,她也想成为我国援外医疗队的一员。
“讲解员首先要有信念,投入真情实感,这样的讲述才能感染人、才能打动人。”6月21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致敬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中,记者见到了第四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优秀选手、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古越,他在候场期间不断复述讲稿。他说:“虽然已经做过多场宣讲,讲稿内容、宣讲节奏都已经了然于心,但每一场宣讲之前我仍然会认真准备,全力以赴,因为我们讲述的是民族精神,传承的是优秀文化,不容有失。”
王金金是一名90后,2021年播音主持专业研究生毕业之后,考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成为一名讲解员。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与红色讲解员这份工作是一场义无反顾的双向奔赴。一路走来,她在讲述红色故事的同时,也被红色精神滋养着,练就了强大的精神内核,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成长。
“今天,我们聚焦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邀请了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优秀选手、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在此开展‘致敬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本次宣讲共有赓续红色血脉、彰显时代风采、凝聚奋进力量3个篇章……”日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李洋激情澎湃的开场中,一场场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北京开展。
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组织的“致敬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中,山东临沂市博物馆讲解员高天天讲述了在2022年重庆山火中,山城人民挺身而出、保卫家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