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声音>

依托红色旅游大赛 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以福建师范大学红旅育人模式为例

红色旅游寓教于游,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动课堂,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形式,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具备坚定思想政治根基和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通过4个方面共10项任务全面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红色旅游寓教于游,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动课堂,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形式,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具备坚定思想政治根基和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通过4个方面共10项任务全面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其中,专门将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以下简称“红旅大赛”)列为“举办红色旅游品牌活动”任务之一,强调构建以“红旅大赛”为龙头、各高校“大思政课”为基础、各地红色旅游景点为实践载体的大学生红色教育培养体系,充分凸显出红旅大赛在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实践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红旅大赛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自2011年起已连续举办十三届,今年更是吸引了全国676所高校的4706支队伍参与,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旅游专业教育和培育文旅人才的品牌赛事。自2014年起,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福师大文旅与公管学院”)高度重视红旅大赛,将大赛宗旨、思路、内容、形式等融入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连续十年组织超过100支队伍、400多名学生参与,六次闯进全国总决赛,共获“最佳创意作品奖”“最具潜质奖”“最佳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60余次。在红旅大赛的驱动下,福师大文旅与公管学院探索出“课赛融通,赛教融合,以赛促学”的红旅育人模式,有效促进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紧密融合,取得显著的育人成效。

课赛融通、多学科融汇: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

坚持政治性与专业性并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竞赛参与,以专业技能践行思政理念,构筑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协同育人格局。

构建“思政内容+专业课程”的红旅课程体系。福师大文旅与公管学院兼顾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和以红旅大赛为主的“第二课堂”,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挖掘“两个课堂”思政元素。实行由专任教师和政工教师共同指导的“双轨导师制”,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党训课程、校级公选课、经验分享会等方式推广红旅大赛,引导学生密切围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伟大成就开展红色旅游创意设计,加深对爱国主义和优秀革命传统价值内涵的深刻理解。建设《红色旅游竞赛何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红色研学旅行创意设计》等主题讲座,打造“学习党史、红旅力行”红色旅游进校园系列活动,推进红色旅游教育大众化、常态化、长效化。丰富教学实践成果,获批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年度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

建设多学科知识实践训练平台。红旅大赛涵盖旅游学、地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综合性素养。福师大文旅与公管学院借助福建省文旅经济学科联盟、福建省文旅经济政产学研用金联盟等平台,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金融机构协同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开设“文旅经济学术大讲堂”“映山红”学术系列大讲堂,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沿革、地理区位、行政区划、旅游发展、社会经济的基础上,将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等理念和方法合理运用至旅游策划当中,提升综合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打造全科教师队伍,从产品设计、线路运营、营销策划、保障执行等方面引导学生围绕“红色旅游+”创意设计,并为学生提供理论讲授、竞赛培训、学业帮扶、团体辅导、心理支持等多方位指引,拓展教育的深度、广度与高度。整理竞赛团队红色旅游相关理论成果和优秀比赛作品,汇编出版《红色旅游创意策划理论与实践》(24.1万字),夯实学习教育成果和红旅育人成效。

赛教融合、知识共享:践行“传帮带”培育理念构建学习网络

贯彻合作学习理念,注重将个体优势整合转化为系统集成的竞争优势,实现个体进步与团队发展的双赢。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双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育主体从“单一”向“整体”转变。积极组建跨年级、跨层次、跨学科的师生团队,打造“映山红”学习共同体品牌团队,采取“一对一”“一对多”“以老带新”的方式,指导低年级、高年级学生分阶段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分析探讨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热情,进一步激发其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和能力。扎实推进线上、线下两个空间的协同联动,开展“知行合一”经验分享会、“研究工具应用与实操”交流会,使红旅育人内容和形式更加立体、生动。 “‘映山红’学习共同体红旅育人模式”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等组织的全国“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优秀案例。

融合平行学习、跨级交流形成互学互融互促互育的学习网络。红旅大赛专业性强、竞争激烈,学生需通过组建团队集思广益共同备赛,在合作过程中高效沟通交流,互相理解、尊重并给予情感支持。福师大文旅与公管学院组织专业背景、知识基础、领导能力、实践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建3-5人学习小组,瞄准共同目标抱团学习。引导研究生与本科生、高年级与低年级本科生之间以“传帮带”的方式进行竞赛经验传递,使团队在认知表达、信息检索、文字组织、创意思维、作图技术、排版美工、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提升,实现知识共享、价值共创。

以赛促学、五位一体:发挥红旅大赛的全链条式带动作用

以红旅大赛为枢纽,实现思想、课程、科研、实践“四个育人”的有机交融,为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相结合的高质量复合型文旅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

实行全员化、全程化、全域化学习机制,引导每位学生深度参与策划、组织、执行各环节,掌握资料收集、设计创作、成果运用等多种方法,自我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盲点和弱项,激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运用、创新能力、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打破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界限,积极组织学生长期赴延安、井冈山、遵义、古田、金寨等红色革命圣地开展竞赛采风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重返长征起点,追寻红色印记”竞赛采风,“建党精神”走进文博场馆、走进红色景点、走进社区商街等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收集数据和访谈,让学生做到“到实地、访实情、办实事、出实效”,为地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建言献策。通过实地走访巩固课程所学,增强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和人文情怀。

以“五位一体”为培养机制,构建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坚持大赛的可持续性,推动知识输入、整理提升、内化输出等环节形成有效学习的闭环。借助红旅大赛提升学生学习投入度,利用实地调研所获资料,推动大赛成果创新性总结和输出,促使竞赛作品转化为理论成果、延伸为课题项目,实现学科竞赛、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科研课题、理论成果“五位一体”的有机结合。近七年来,竞赛团队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共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培育项目8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6项,已有70余位参赛学生保送或考取至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10余位本科生在完成硕士阶段学习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充分体现了红旅大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注:本文系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科竞赛驱动下的三全育人培养模式探索”[FBJG2021015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