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号角

红旗飘飘,号角声声。这号角是党的号召,是激昂的宣言。

红旗飘飘,号角声声。这号角是党的号召,是激昂的宣言。

大家好,我来自河南新县。新县是有名的老区县、红军县。革命战争年代,党吹响了革命的号角,新县儿女踊跃参军,不足10万人口,牺牲5.5万人,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新时代,党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新县人民艰苦实干,蹚出了红色旅游、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今天,我就带您走进新县的一个小山村,走进一户普通农家,感受这号角的力量。

这个在大别山深处的村子叫田铺大塆,昔日的革命老区贫困村,如今已是风景秀丽的旅游小镇。这家老屋改成的民宿叫“老家寒舍”。老屋的主人叫韩光莹,在他堂屋的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镜框里展示的是这户人家的红色家史。

1927年,一声号角响彻大别山,中国共产党发动了黄麻起义,这号角声警醒了受压迫的民众,从此大别山走出无数英雄儿女,跟着共产党抛头颅、洒热血,其中就有韩光莹的爷爷和他的兄弟。他们冲锋在前,英勇杀敌。新县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韩光莹的家就是这样,一个身负重伤,一个牺牲在战场。红军爷爷常给子孙讲革命战争的故事,他说:“我命大,吃了颗花生米儿(子弹),肠子都出来了也没死。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我们不怕死!”

红色基因在这个家得到传承,韩光莹的父亲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信阳汽校第一批学员,被分配到公社当汽车驾驶员。这可是份好工作呀。1962年,党号召支援农村第一线,韩光莹的父亲响应号召,自愿返乡务农,参加农业生产。很多人不理解,“你扔掉的可是铁饭碗、好工作呀”。可他说:“这是党的召唤,是光荣!”

2012年,党的十八大吹响建设美丽乡村的号角,新县要把田铺大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韩光莹听到这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放弃国外的务工生活,回到了家乡。他拿出近30万元积蓄,把家里老屋改造成了村里第一家民宿“老家寒舍”,发展起乡村旅游。“归来燕”成了“领头羊”,在他的带领下,20多户村民相继开起了民宿,还有农户把老宅改造成竹编店、茶社、咖啡馆。韩光莹还把学习到的营销知识传授给乡亲们,“要带头投身家乡建设,因为我是党员”。

如今,韩光莹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一身戎装,满腔热血。他说,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只要党一声令下,他就会驾驶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战斗机展翅蓝天,保家卫国、誓死无憾!

韩光莹家最近几年喜事不断。儿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宿生意一天比一天强……但最让一家人开心、难以忘怀的是,在2019年接待了一位客人。韩光莹清楚记得2019年9月16日下午4时,村子里沸腾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旧貌换新颜的田铺大塆。总书记走进韩光莹家,听了他的红色家史后频频点头,语重心长地说,要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总书记看了客房,掀开灶台上的锅盖,看了锅里是什么饭菜,接着总书记和韩光莹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亲切地拉起了家常。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如今,田铺大塆已成为知名度、美誉度很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众多游客打卡,世代种田为生的田铺大塆人吃上了“旅游饭”。2020年,田铺大塆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1860万元。

悠悠时光,号角声声,红色基因跨越近百年,在一个家族四代人间绵延传承。这是一个家族的红色信仰与历史变迁,是中国共产党人听党话、跟党走的真实映照,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从浴血奋斗到自力更生再到奋发图强的时代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