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张彦博:用心用力用情为人民

浪潮激荡,他俯下身,于乡村历练;数字时代,他迈开步,敢肩担重任。他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保障百姓的文化权益呕心沥血。他是国家图书馆原副馆长、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张彦博。

浪潮激荡,他俯下身,于乡村历练;数字时代,他迈开步,敢肩担重任。他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保障百姓的文化权益呕心沥血。他是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张彦博。四十余年间,“为人民服务”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信仰。

下乡插队懵懂少年初历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浪潮在祖国大地激荡。1968年,16岁的知识青年张彦博初中毕业,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从首都北京来到内蒙古农村的贫瘠之地。7年间,他在乡村的广阔土地上辛勤耕耘,扎实成长,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彼时,20出头的张彦博在内蒙古农村插队,尚是懵懵懂懂的小伙子,在村里担任大队长。大队书记不遗余力,言传身教,教他怎样干农活,教他怎样开展群众工作。“老书记手把手教我,后来我也有幸跟他一起搭班子”。老书记身为乡村的基层共产党员,对党事业的忠诚,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张彦博。

插队期间,父亲被开除公职,张彦博眼中的前途忽然变得一片灰暗。党组织始终关心着他,找他谈话,鼓励他不要灰心。最困难的时刻,党组织依然培养他,委以重任。回首过往,张彦博感念党组织的恩情:“党组织时时刻刻关注我的成长,没有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就没有今天的我”。

重大时刻文化工作者显本色

1974年是改变张彦博人生的重要节点。这一年,张彦博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回北京,被推荐上大学,迎来新生活。此后,他在国家图书馆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兢兢业业,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是张彦博与同时代人的成长底色。和平年代的党员,没有像老一辈革命者那样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考验。时代的巨变,给予他们现实境遇的打磨,同时也给予他们成就事业的土壤。

跃入21世纪,网络技术普及发展,数字化逐渐进入城镇、乡村,数字文化服务成为文化惠民的新路径。对于张彦博来说,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管理服务是全新的工作领域,在4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为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迹。

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任上的8年间,他是文化共享工程的见证者、参与者。文化共享工程惠及千千万万百姓,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解决基层老百姓读书难、看电视难的文化匮乏问题,保障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的文化权益。“当时是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亲自在抓这项工作,他经常讲‘广播电视村村通是一号工程,文化共享工程是二号工程’”。

与张彦博一同在文化共享工程战线上奋斗的同仁,每个人都承担着厚重的任务。每当重大事件发生,他们就开始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地工作,汶川地震等事件的背后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根据灾害、疫情的具体情况,组织分发有针对性的资源,如地震防护、震后心理抚慰、疫情防治知识。重要时刻,文化工作者不曾缺席。在2008年奥运会、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等举国关注的时间节点上,张彦博带头筹划一系列全国性文化活动。

文化共享惠民工程肩重任

文化共享工程影响深远,张彦博细数在文化共享工程中的硕果。在工作网络建设方面,截至2011年底,在全国广大城乡建立了33个省级中心、284个县级中心、28595个乡镇基层文化服务点、60.2万个村级服务点;在资源建设方面,通过广泛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以及广电、教育、农业部门的优秀数字文化资源来开展服务,至2011年,视频资源有34809部,21964个小时,建成了207个地方资源库;在数字资源的传输方面,国家投入三十多个亿,在西部每个县级图书馆,投入68万,搭建文化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点。每个县图书馆最少有20台计算机,每个乡镇要配备最少3至5台计算机;在活动开展上,文化信息资源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在队伍建设上,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全国众多图书馆的骨干在实践当中成长起来。

张彦博在文化共享工程教材的编辑过程中,通过专家了解到,我国文化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之广,远超印度、南非、斯里兰卡等国的信息普及实践。他说:“从最基层的文化馆站,到国家中心,上下齐努力,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够大范围、有成效地开展,离不开党中央的指导。”

2012年,张彦博从岗位上退休,至今密切关注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他认为文化共享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创新工程,虽然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但是按照文化工作的要求,按照党对文化工作的要求,工作还没有完结。“全国脱贫之后,乡村振兴发展,其实也需要文化功能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不忘初心贡献不止燃余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共产党员的坚守。在张彦博眼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的‘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要始终遵循着初心,就像歌词当中唱的‘他为人民谋幸福’,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而诞生。作为共产党员,就是要踏踏实实放下身段,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在普通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是张彦博终身践行的课题。张彦博用心用力用情,践行着这份使命与担当。退休在家的他,依然把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坚持下去,继续发挥点余热。一位农民企业家在北京房山马各庄村办图书馆,张彦博有着多年在图书馆工作的经历,于是捐赠了600册图书,帮助他把图书馆建立起来,并约定协助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

“对一个人来说,百岁已经进入老年阶段,但就一个政党,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来说,百年正是它兴旺发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百年之内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无产阶级大党,赢得全国人民信任,人民是我们党发展强盛的最大的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上一个百年,勾勒下一个百年的蓝图,让张彦博感到振奋:“使我们行动有目标,前进有方向”。从基层党支部工作的经验和自身的学习感触体验出发,张彦博期许年轻的共产党员,要注重政治学习,牢记党员的身份与使命。   

张彦博坚信:“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这一点要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