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肖芊:永葆初心跟党走

从对党组织的向往到成长为一名发挥带头作用的党员,肖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履行着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

明亮的会议室里,一位老人正在接受采访。他目光有神、气息沉稳、思路清晰,通过外表,几乎看不出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已有91岁高龄。他就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离休主任舞台技师肖芊,一位党龄70年的老党员。从对党组织的向往到成长为一名发挥带头作用的党员,肖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履行着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

奋发向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1946年,家境不太好的肖芊报考了东北文艺工作第二团,踏上了自己的革命之路。初入文工团,肖芊很羡慕团里那些从延安来的老同志,他们会创作、会表演,多才多艺,而自己却只会唱歌,但这样的差距也让肖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那时候我就想,我参加革命,选择这条路是走对了,参加文工团也是走对了!”

怀着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肖芊跟着团里的老同志到前线和基层开展文艺演出,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推广土地改革政策。那段时间,看着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肖芊对于党的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利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思想认识,肖芊也参加了党组织在东北大学开设的大课,主要学习建立革命人生观、了解抗战的历史、了解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等。

经过6年的努力工作和提高,1951年,肖芊在参加铁道部青年文化列车服务基层的演出工作中,因为表现优异,被评为唯一一位“先进工作者”。“那时领导找我谈话,我觉得自己具备一些条件了,便很激动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组织的讨论,批准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入党以后,肖芊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和信仰,“我认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达到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充满信心;始终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就是忠诚于党,听党的话,服从党的领导,在工作岗位上完成好自己的任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无惧挑战,坚持文化下基层

回忆起参加工作以来的难忘经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1946年在长春,正值四平保卫战,刚刚参加工作的肖芊接到了文工团组织前线小分队进行慰问演出的任务,第一次有了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那天,小分队到前线进行演出,肖芊被分派在驻地看守道具车,头上有敌机盘旋的轰轰声。突然,在前一刻刚刚飞走的敌机调头飞回,并开始扫射,肖芊急忙趴到土墙底下躲避。飞走后,满身是土的肖芊爬起来一看,刚刚站立的位置满是弹孔,扫射位置再低一点儿,自己的命就没了。即便如此,肖芊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和老乡一起寻回被子弹惊走的道具马车,并帮助院子起火的老乡一起灭火。而这仅仅是枪林弹雨的开始。等到前线同志回来,文工团接到了连夜撤往哈尔滨的命令。城里枪声不断,当时的火车站也没有客车,只能将乐器、粮食等物品装到运煤的车上。火车刚刚开走,就听到后面公主岭车站爆炸了。经过一路向北的辗转,最后,文工团驻扎在了佳木斯。

在佳木斯的日子,肖芊一边跟着合唱团进行《黄河大合唱》的演出,一边在东北大学学习。其间,团里的创作人员到更基层的地方进行创作采风,还吸纳了两名民间艺人,为之后的创作演出奠定了基础。1947年初,反映了“土改”后农民的喜悦,团里要组织表演一台“大秧歌”。肖芊跟着其他演员一起,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训练。这台秧歌融入了民间艺人带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曲小调,既有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有融合了新元素的创新形式,例如将“舞狮”的技巧融合在“马”的表演中,让观众看得更有兴味。这台秧歌与地方传统秧歌最大的不同,就是采用了“真男真女”的表演模式,不再由男扮女装的方式进行单一性别的演出。由于这台秧歌内容接地气,表演形式多样,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台秧歌还走到了村里农民的身边,观众围成一圈又一圈。当时一名特派到佳木斯的新华社记者,在《东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的道路》的评论文章。之后越来越多的报道涌现,称这台秧歌是“从东北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有乡土情味的秧歌”。之后,这台秧歌还被拍成了电影《民主东北》第三辑——《翻身过年》。

同年,还有一件让肖芊难忘的事,便是话剧《反“翻把”斗争》的创作和演出。这部剧以“土改”中地主复辟的现象为案例,教育、发动群众认清现实,通过斗争取得“土改”的胜利。由于当时文工团还承担了其他政治任务,演员人手不足,即使是乐手也要上台演出。肖芊便接到了负责整部剧布景的任务。当时,城里没有可以参照的“小马架”,肖芊便跑到城外更远的地方四处寻找。制作道具时,因为没有专业的工具,也不了解如何制作榫卯,肖芊和同伴只能用扁铲磨平斜茬儿,因此手上全是血泡。由于没有搭房子的布,肖芊便用泥土混上草,外面糊上纸,用颜料稍微上一些色,从远处看就像真房子一样。正是在这样有些“笨”的努力下,肖芊圆满地完成了布景任务。经过全剧组的共同努力,这部话剧也得到了高度评价,当时的东北局宣传部充分肯定了这部剧对“土改”的推动作用,表扬了剧组每位成员,并号召各剧团排演该剧。从延安来的艺术专家也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剧组的每位成员都被记了大功一次。

角色转变,发扬“螺丝钉”精神

1949年,肖芊被调到北京,成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一员。后来的10年里,肖芊完成了从一名演员转为一名舞美人员的历程。不论在哪一个岗位,肖芊始终以党员的带头作用要求着自己,在每一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在铁道部青年文化列车上,南到广州,西到南宁,北到哈尔滨,肖芊和其他同志们一起将文化演出送到各地群众身边。在漯河大桥,演出队不仅给工人们演出,还和工人们一起修桥,在劳动中感受到了工人的智慧;在偏远山区,为了节约演出的人力成本,肖芊就睡在露天舞台看守场地,减少反复装拆台的耗损;在哈尔滨的剧场,由于地面结冰,肖芊从高高的梯子上摔下来,顾不上检查休息,坚持完成了三幕高强度的演出;在丹东的朝鲜战争前线,冒着飞机轰炸,演出队完成了六个前线地点的慰问演出,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前线……

1956年,肖芊接到了一个让他万分纠结的消息,组织需要他作为第二批留苏人员改行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并在之后继续从事舞美工作。那时的肖芊是一名舞蹈演员,经历了长时间的形体训练,转行对于他而言,意味着之前的汗水付之东流。然而经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肖芊选择了服从组织的安排。“我认为组织派我留苏是对我的培养和重用,我决定服从领导,从头学起。”

在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肖芊赴上海戏剧学院舞美专修科进行学习,尽最大努力汲取新的专业知识。1958年,回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肖芊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重排的《马兰花》绘制纱幕。面对不完善的舞台条件,肖芊本着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自己想办法解决吊杆等问题。演出时,大幕拉开,灯光照在纱幕上,上面的花草动物变得绚丽多彩,如梦如幻,演员还没出,观众的掌声就已响起。“那一刻,我心里松了一口气,完成了我回剧院成为舞美人员的第一个任务。”肖芊说。

在此后的30余年中,肖芊几乎参加了中国儿艺制作的所有剧目的舞美工作。不论是担任舞美设计,还是进行舞美绘景,肖芊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之心,不断学习;不论即将演出的剧目是不是由自己负责,肖芊时时都扎根在舞台,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退休后,肖芊依旧发挥余热,学习了书法和摄影,创作了一系列抒发老党员对党的热爱、歌颂党的光辉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

不忘初心,为儿童戏剧事业奋斗

作为一名新中国儿童戏剧工作者,也是最早的一批“儿艺人”,肖芊对儿童戏剧工作的特殊责任也有自己的见解。“自我参加儿童戏剧工作以来,越来越感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国家的未来,我们所做的一切一定是正能量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党是最能代表国家、人民利益的。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培养好儿童戏剧的接班人,发展好儿童戏剧事业。”

作为一名老党员,肖芊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初心和信仰,忠诚于党,服从党的决定,在各项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他也对年轻一辈的同志寄予期望。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可以有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我希望年轻人要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民族,跟着党走,努力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百年历程,肖芊认为这是一段艰苦奋斗的历程,胜利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感恩前人,继续完成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不忘初心。我也用自己的摄影和书法作品,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贺礼,祝党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