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康式昭:勤学、进取,对生活永注真情

康式昭1935年出生于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在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下,自幼便大量背诵了古文、古典诗词,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康式昭1935年出生于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在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下,自幼便大量背诵了古文、古典诗词,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1957年,康式昭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市委《前线》编辑、市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原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副会长,北京杂文学会、北京文艺学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他既在诸多领域取得过很高的文学成就,又在宣传文化部门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可谓“学者型官员”“官员式作家”。在他发表的多部小说、评论、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中,读者总能感受到他勤学、进取的精神,以及对生活倾洒的真情。

始终未忘文学初心

回顾自己最初接触图书,康式昭说这是源自父亲的期望。还在上小学时,父亲就试图让他日后走上科研的道路,要求他每天定时到资中一中图书馆看书。但是在图书馆他却迷上了文学名著,馆内的各类名著令他着迷,一口气看了个遍。康式昭读小学二年级时,父亲为哥哥请来家庭教师教授古文知识,康式昭跟着学习,背诵了大量古典诗词,如《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白香词谱》等,这让他从此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1948年,父亲过世,迫于生活压力,康式昭离开学校,在药房当起了学徒。尽管如此,他依然执着于自己的文学初心,四处寻找各种文学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资中县成立了总工会,开办了职工业余夜校。康式昭白天在药店当学徒,晩上就来夜校听课。1951年,得知资中一中设立了助学金,他考回母校就读高中。就读期间,他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念完了高中所有课程。1953年,康式昭前往内江参加高考,当时他填报的所有志愿均为北京大学,第一志愿他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北大中文系,第二志愿则是大物理系,第三志愿为数学系。最终,他如愿考上了北大中文系。

在北大就读期间,康式昭成为了北京大学名噪一时的才子,曾任学校团委宣传部长,团办大学生刊物《红楼》杂志主编。1957年,在《红楼》杂志创刊号上,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明天是正月二十三》。1958年,他组织北大话剧社集体创作了话剧《时代的芳香》,作为新中国校园戏剧的发端,这部剧描写了北大化学系学生通过科研攻关制造香精的故事,并于1959年初在中央电视台播放。1961年,他被中共北京市委调入市委理论刊物《前线》编辑部,曾编发署名吴南星的《三家村札记》。

20世纪80年代,康式昭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1990年调原文化部任政策法规司司长。工作之余,他全心投入创作,陆续发表、出版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代表作除了早年与他人合作的《大学春秋》外,还有电影文学剧本《青山遮不住》,文艺论文集《鼓吹与论争》《文化:潮边思索录》,杂文随笔集《吃蜘蛛与吃螃蟹》《说三道四集》《是是非非集》《康凯陈言集》《康凯杂文》,以及戏剧论集《说戏·戏说》等。

我的一切离不开共产党

康式昭觉得,自己一路走来,得到今天的成就,一切离不开共产党,是党给了他学习进步的机会。

自1953年申请入党,1954年成为预备党员,1955年正式转为党员,至今,康式昭在党已有68年。大学时要求进步,他积极申请入党,被身边的党员同学所感动,在他看来,共产党员具有共同的品质,就是艰苦朴素、品格高尚。这种坚毅的精神品格也在鼓舞着他追逐着自己的文学理想,鼓励着他不断创作,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为民还是当官,始终不曾停下手中的笔。

康式昭探索过多种写作形式,在文艺创作和思想评论的多个领域,都奉献了不少精品力作。关于小说类,他写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关于影剧类,他写过话剧、电影剧本、电视短剧等;关于评论类,他写过文艺评论、文化研讨、思想评论等。然而,这些文学创作,都是他在完成诸多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由此可见他的辛苦和勤奋。

有学者评价:“康式昭的主业从学徒、学生,到杂志编辑,到党、政、群机关领导干部,官至司局正职,任务不能说不重,工作不能说不忙,但他在以特定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外,总是挤出精力,巧用时间,辛苦劳作,不断推出‘额外’作品。而在文集之外,还有远远超过文集总字数的职务作品,即作为工作任务的各类型调查报告、请示报告、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或总结等。”也正因为他的工作主业所需和他的“副业”的广泛社会影响,他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副会长,中国剧协理事,中国版权协会常务理事,原文化部艺术局重点剧目指导小组副组长,“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中国艺术节奖、中国戏剧节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戏剧梅花奖等全国性常设文艺类评奖的评委,以及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中国川剧节、中国京剧节、全国昆剧中青年调演、全国梆子戏剧种汇演、陕晋豫“金三角”戏剧汇演等专门性戏剧评奖的评委和召集人等。“这些社会活动,耗去了他的不少精力,但反过来又使他的才华在更广阔的领域得以展示,也为他丰富社会生活,激发创作灵感,扩展创作内容,提供了不竭动力和良好条件。”

对于自身创作,康式昭总是谦虚地认为,是资中的文化哺育了他,是党为他创造了求学进取的机遇。他语重心长地教诲大家要解决好为人和为文的关系,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

养德修艺,以文艺的力量鼓舞人

在他人眼里,康式昭是“一个具有艺术气质的文人,一个极富理性精神的学者,一个忠于职守的文化官员”,这也决定了其创作文体的多样性与创作题材的丰富性。在康式昭很多文学创作中,能够看到他丰富多彩的文化旨趣,读出他鲜明的人生理想。

文化,就是要“以文化人”“以文化心”和“以文育人”。一直以来,康式昭始终以此来要求自己,在为人与为文上永葆积极向上的思想追求。

康式昭不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同时在作品中倾注了真实充沛的情感。他以手中的笔时刻描摹生活的真实和世象人生,始终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注意观察和体悟,始终紧跟世界和国家向前发展的滚滚洪流。也正因此,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杂文还是文艺评论,都放射出时代的气息,有着对于历史和现实、对于宏观与微观的深刻把握和独特看法,并以此打动着读者,激励着读者,启发着读者,唤起读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深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屈原的话,常常被康式昭挂在嘴边,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鞭策着他在写作路上永铭初心,永驻真情,永远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康式昭认为,文艺工作者面对大众,肩负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作为被人民哺育的文艺工作者,要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感情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去影响、去铸造、去潜移默化地熔炼人们的灵魂。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身体力行就是了。”康式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