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红色头条> 最新动态>

高校德育教育融入红色文化路径探析

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传承优秀红色基因,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改善高校思想教育环境,红色文化渗透需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了解红色文化在现代化思想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红色文化是现代化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红色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德育教育根据学生当前的思想行为状态,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传承优秀红色基因,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改善高校思想教育环境,红色文化渗透需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了解红色文化在现代化思想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出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的主要路径,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根本需要,全面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当地历史遗迹和红色纪念馆,在真实的实践场景中去感受革命先辈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内涵,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将社会的红色经典场地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育人场地,不断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实现高校德育教育创新,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历史课思想政治课中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主动搜集各地区弘扬的红色文化理论基础,创新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将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满足现代化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红色文化的有效应用,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作为红色文化传人承担的社会建设职责,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建立明确的知识目标。有针对性的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要求学生走入革命遗址和历史纪念馆,整理与记录优秀红色资源,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坚定的历史情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勇于奋斗的优秀文化基因,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激励中国人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传承与发扬红色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情感渗透,传达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情怀,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在教学引导阶段传承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奋斗情怀,将红色文化中的积极内涵作为现代化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学生形成踏实肯干的生活作风,勇于担当起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责。

强化学生的担当意识。培养大学生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优良的道德作风。在教学讲解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学习国家优秀公仆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体现的红色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美好品德。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去学习红色事件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树立吃苦钻研、爱岗敬业的美好品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儿女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懈努力,新时期消防战士、医务人员用鲜血塑造了新时代创新奉献的发展精神,青年学生在德育理念学习阶段,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去接触与认识红色教育内涵。以先进劳动模范为榜样,学习先进人物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让青年学子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就业观,明确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懈努力。

整理红色文化教学素材。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离不开专业课程教学,将课堂设计作为德育教育资源渗透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讲解的方式直接将德育理念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建立统一的价值标准,严格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想要充分发挥出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整理红色文化教学素材,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导入环节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选择类型丰富、形象直观的红色文化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讲解过程中融入学生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让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思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讲解作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新理论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情景设计阶段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师在思维拓展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课外知识延伸与拓展,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向学生播放红色影视资料,布置课后作业和观后感,让学生带入本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去感悟理解影视资源背后蕴含的红色文化价值。除了思想政治课以外,还需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其他科目教学中,提取出各专业教学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在文学课堂上要求学生在课前有感情的朗诵红色诗词,定期组织开展红色征文比赛;在历史教学讲解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进行情景演绎,复原红色革命事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利用经典红色绘画作品去讲解绘画技巧,将红色文化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建立红色文化教学主题。红色文化教学主题构建需要注重实践性,想要保证德育教育质量,需要在德育理论教学讲解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搭建实践教学场景,让学生在自主分析与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约束个人的思想观念,在实践教学体验前要求学生明确活动开展的目的。红色文化教学与普通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一定差异,在教学主题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活动开展前要求学生根据实践主题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耐心在活动阶段去体验具体的教育事项。整理与分析红色文化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进行红色资源探索,在实践交流中进行情感交互,通过红色体验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阶段学会红色文化宣传与推广的技术手段。教师在教学主题确定阶段,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针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主动思考,发挥问题引导式教学的重要作用,组织学生针对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交流与探讨,达到寓教于乐的发展目标,强化实践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师发挥出教学引导性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共同分析在实践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打造生生交互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转换。教师可以定期设计红色主题班会,在教学实践活动引入环节,根据活动主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包括视频播放、故事讲解、图片展示、游戏设计、情景演绎等多种方式,让班会活动中融入充足的红色文化元素。在特定音乐和情景的渲染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获得深刻的情感感悟,例如:《我的中国心》主题班会,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分别讲述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利用歌声传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要求学生共同参加《黄河大合唱》,在歌曲演绎中体会到革命先辈顽强拼搏、不惧艰险的美好品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课堂渲染发挥红色文化教学的启发作用。

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在体会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同时,网络多元化文化思想会对学生的个人品质带来一定冲击。为了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将红色文化教学与互联网媒体进行有机结合,搭建网络教育红色平台,成立红色网站进行思想引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网站设计,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构建主题鲜明的红色网站。将深奥的德育理念通过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哲学道理,及时进行红色内容更新,在网站设立影视剧板块、红色经典阅读板块、红色歌谣选听板块、红色故事改编板块、小品栏目板块,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在网站浏览的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板块内容选择,在为学生带来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设置红色文化专题研讨栏目,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生活去表达对红色文化的看法与观点,在实践探索中主动接受德育教育洗礼,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主动接受外界资讯,针对实时新闻报道进行交流互动。创建校园红色微博,打造校园红色服务公众号,让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定期向学生推送红色诗词、红色人物故事,让学生感悟到红色文化所具有的精神魅力。为了提高红色微博和微信的阅览次数,选择的信息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建立公众平台服务体系,收集与整理学生的留言和提问,由教师进行统一回复与解答,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红色文化内涵,发挥公众平台的教育引导作用。强化对网络平台的监督与管理,降低平台的游戏性和娱乐性,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德育教育作用。

增强红色文化教学底蕴。增强红色文化的教学底蕴需要注重物质文化引导、精神文化引导,打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建设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将红色文化与校园雕塑、校园建筑、校园绘画等进行有机结合,注重情景氛围熏陶。例如:在校园内部设立革命人物雕像和标志性的红色建筑物,让学生驻足观看,主动阅览红色人物的事件介绍。在校园内部张贴红色文化宣传标语,在校园广播站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日,将红色革命精神作为校园政策标语,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知与了解。

红色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将红色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拓展德育教育内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让高校学生树立多元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弘扬社会主旋律。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学生的担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出红色文化的教育引导价值,需要在教学设计阶段整理红色教学素材,建立红色文化的教学主题,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增强高校红色文化教学底蕴,创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环境。

基金项目: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一批):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创新模式研究(立项编号:20220101029);武汉城市学院课题“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以落雁岛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园雁文化为例”(编号:2019CYZDK007)

(作者:王祖法,武汉城市学院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