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红色头条> 最新动态>

发展红色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百年党史不仅写在典籍史册里,也鲜活地存在于三秦大地丰富的红色资源里。这些红色资源见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陕西红色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优势。

百年党史不仅写在典籍史册里,也鲜活地存在于三秦大地丰富的红色资源里。这些红色资源见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新时代用好红色资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红色旅游是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新方式,也是乡村振兴新增长极。陕西红色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优势。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运用红色旅游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让红色资源焕发新光芒。

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红色旅游推动乡村生产力内涵与能力结构变化。一是有利于激活新生产要素。开展红色旅游,不仅能更好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还能使与红色资源相关的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品变为致富宝藏,从更深层次激发农村农民保护文化资源的自觉,增强发展的信心。有关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加强沟通协作,强化示范引领,激发利用新生产要素发展经济的热情,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二是有利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红色旅游要求农民角色由单一种养植向多种角色转变,技能从“单面手”向“多面手”发展。积极适应新岗位新要求,亟须加大农村教育培训投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健全完善常态化的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有利于推动农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涉及农业,还同文化、商业、旅游等行业相关联。面对这种新变化,要完善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协调,推动农商文旅真融合、深融合,实现“1+1+1+1>4”化学反应,更好激活农业生产力,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同时,在推进红色旅游融合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尊重发展规律,把握生产力内涵新变化,高效利用红色资源,避免盲目“融”和“一刀切”,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以发展红色旅游唤醒宝贵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催生出农村新的生产关系。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红色旅游,需破解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靠政府转移支付、村集体经济投入和当地群众独资或入股,仍然无法全面完成,必须跳出城墙思维,打通要素流渠道,支持城市资金、技术等参与进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入股,鼓励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等,以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联系点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支持红色旅游发展,使之成为乡村振兴新生力量。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开展红色旅游,要打破红色资源整合、土地规模化等瓶颈,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独特作用,真正能实施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让集体统一与家庭分户经营相互促进,壮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红色旅游和集体经济双赢。三是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红色旅游,需破除土地、民居等流转障碍,必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追求效益,兼顾公平,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唤醒沉睡资源,让红色文化传承下去。

以发展红色旅游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红色旅游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转型,不仅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还让庭院小经济变成田园综合体。 适应新形势,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找准红色旅游和乡村产业振兴之间的契合点。一是开辟新业态。着眼新需求,整合考古、演艺等优势资源,打造以红色传承为核心的新产品,譬如再现当年“中共七大召开”等情景项目,变静态展示为动态参与,不断增强红色革命文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开发“革命文化+黄土文化+绿色文化+”“文旅+主题游乐+演艺+VR体验+”等融合发展模式,提升红色旅游品牌竞争力。二是培育新要素市场。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规范红色文化数据资源采集、挖掘分析、开放利用,应用新技术,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可读、可视、可感的资源,营造可信数据流通环境,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红色文化附加值。三是打造红色旅游新高地。借助国家省市区项目支持,选择一些在党史、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红色遗址遗迹数量聚集的地点,统筹推进红色文化与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康养休闲等资源的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游+乡村游+研学游+康养休闲游+时尚体育游+”等模式,带动乡村现代特色农业、茶果等产业发展,推动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一站式服务,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跨区域合作,让红色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把陕西红色文化产业品牌做优做强。

以发展红色旅游增强农民幸福感。发展红色旅游可增强农民幸福感。一是提升居住品质。打造红色旅游景区,要实施红色资源开发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产业开发相结合,带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升级,大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二是提高治理效能。有效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一方面有利于理顺农村各种关系,激发农民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另一方面涵养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各方面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筑牢干群“鱼水情”。三是拓宽增收渠道。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丰富农民参与形式,推动农民从卖余粮“一金”收入,向多渠道“四金”转变,即土地流转、农具等出租的租金,经营农家乐、摆摊点售卖土特产纪念品、编制工艺品如剪纸等收益金,到红色景区打工赚取的薪金,参与村集体经济、土地入股等经营企业,有保底分红的股金。四是培育乡风文明。讲好红色故事,有利于持续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挖掘展示红色文化精髓,通过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和红色文艺作品创作,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共鸣,使他们更加热爱党、热爱家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陕甘宁边区和川陕边区的革命优良传统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争做乡风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切实把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和农民精神家园建设好,让红色资源在三秦大地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作者单位:陕西省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中心 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